上一期专栏中提到,塞蒂恩执教贝蒂斯期间曾经被老帅克莱门特痛批“只顾好看不顾成绩”,以及此前他执教贝蒂斯和拉帕期间的“传控打法”节奏偏慢的问题。而本周,在对阵伊比萨和瓦伦西亚的比赛当中,塞蒂恩的“新手保护期”似乎到期了——对阵来自西乙B的伊比萨,巴萨艰难地依靠格列兹曼的出色发挥2-1取胜;而在全欧知名魔鬼主场之一的梅斯塔利亚球场,巴萨以0-2不敌蝙蝠军团。
纵观这两场比赛,似乎此前克莱门特批评的问题又再次出现在了塞蒂恩的身上:巴萨在这两场比赛里控球率都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却无法直接转化为进球和胜利。在伊比萨,最终是格列兹曼站了出来;而在瓦伦西亚,巴萨锋线全面哑火。如果非要说当年的拉帕和贝蒂斯是锋线球员实力有限,那么如今在巴萨,虽然少了苏亚雷斯,但是剩下的几名锋线球员总归不至于那么不济。
瓦伦西亚VS巴塞罗那全场数据
之前有一期专栏里,我们曾经以武侠小说的方式打开过巴萨的一段战术风格历史。要续写这个故事,应该是这样的:塞蒂恩是一位与克鲁伊夫门派并无太多瓜葛的习武之人,只不过十分崇敬克鲁伊夫、瓜迪奥拉师徒,便依着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招式,自行学习他们的“传控”武学。塞蒂恩多年苦练,最终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外人一看几乎与门派中人无所差别,因而交口称赞。但是,实际上这门武学除了控球的“形”,还有一个“神”,那便是快节奏、高频率,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向前传球。其最成功的范本反倒还不是瓜帅的梦三,而是黄金一代的西班牙国家队——彼时,老帅博斯克对一脚出球的强调,辅以高控球率,以及一批颇具创造力的中场球员,为西班牙赢下了两座欧洲杯冠军和一座世界杯冠军,也让世界认识了最好的那一代“斗牛士军团”。
“安全球”的窠臼:一个风险投资的问题
从赛后的新闻发布会来看,塞蒂恩自己也对目前巴萨传球的问题有所认识。如今巴萨缺乏能传出有创造力的向前传球的中场球员,阿图尔便是一个过分执念于“安全球”的球员的典范——面对一次极佳的机会,位置更好的阿图尔居然选择分边给对方重兵看防的梅西,最终也便浪费了一次机会。德容虽然是肉眼可见的天赋,但是大部分时候他也不太愿意去进行一些看起来比较冒险的传球。工兵型的拉基蒂奇和比达尔,他们的勤恳和拼命固然令人起敬,但是在进攻端也不具备这种“冒险”的精神。某种程度上来说,最具备给出有创造力传球潜质的球员,反倒是布斯克茨和偶尔兼职中场的梅西,但是他们二人的状态往往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对方的重点“照顾”或者频繁冲击,他们往往也无暇多想,或者是也趋向传“安全”的横传球或者回传球。
对于“安全球”的问题,以创造力著称的西班牙后腰古蒂近日在节目当中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我一直对我的球员们说,相比于传10脚稳妥球打进一个进球,我更喜欢8次传球失误却能打进两球,那些比赛中的横传球没什么价值。”从统计学角度而言,这无非就是一个类似风险投资的问题:你是愿意冒着80%传球失误率的风险来换取两个进球,还是100%传球成功率的前提下只有一个进球?鉴于前者的期望进球数(0.4个进球)低,大部分人可能都会选择后者,但期望在统计学上只不过是一个预测值,并非现实中的回报成果,这也是许多人玩风险投资的基础所在——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成为那个百分之几,从而赚的盆满钵满。
而在足球场上,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有人愿意冒着丢掉球权的风险,去冲击那百分之几的可能性,那或许就造就了一个载入史册的漂亮传球了。当然,一旦丢了球,反而给了对手机会,那这名球员便成为了众矢之的,则是从此被人痛骂。巴萨如今大部分的中场球员可能都是后者,不过可能我们也无法过分责难:当年的哈维和伊涅斯塔便是能传出有创造力传球的球员,但他们之所以做得到,恐怕更多地是因为他们的天分高几分,从而“艺高人胆大”罢了。或许普吉成长起来之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可惜现在的普吉因为身体素质的问题,还是差了几分意思。
“梅西依赖症”的窠臼:对手防守到位,己方应对不足
对阵伊比萨时,梅西并未出战,加上阵容当中小将不少,巴萨一度也被对手的强硬防守弄得有些吃不消。而在对阵瓦伦西亚时,在有梅西的情况下,巴萨则暴露出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梅西依赖症。除了上面提到的阿图尔的那次有些莫名的分边,在比赛过程当中,巴萨其他球员也多次在某些并不适宜的情形下选择将球交给梅西,结果就是瓦伦球员们都想方设法地阻止梅西舒服地拿球、出球,从而有效切断了巴萨进攻的组织。
另外,如果说伊比萨毕竟还是西乙B的球队,绝对实力有限的话,那么作为西甲的中游强队,可以看到瓦伦西亚在比赛当中的防守站位也一直都非常到位:每当巴萨有人进入禁区,不论是有几个人,瓦伦的后防球员必然在门将多梅内克面前一字排开,充分横向覆盖禁区范围。瓦伦西亚此前在不被看好、历经换帅风波之后压过阿贾克斯晋级欧冠淘汰赛,可以说也让我们意识到了41岁的塞拉德斯虽然年轻、经验浅,但并非等闲之辈。
而瓦伦的进攻战术也非常明确:密集防守,有机会便快速反击。而无论是马克西-戈麦斯还是罗德里戈,都拥有非常出色的冲刺能力,因此瓦伦西亚的反击速度往往是非常快的,常常在前插的皮克还没反应过来时,马克西-戈麦斯便已经到达后场。虽然乌姆蒂蒂回追非常积极,也不算太慢,但马克西-戈麦斯在射门进攻时非常果断,例如第二个进球,他的起脚打远角完全没有在特尔施特根的意料当中,当时特尔施特根距离门线较远,本想封堵近角,却不想马克西-戈麦斯直接爆射远角。也无怪乎进球后队友们对着马克西-戈麦斯一通乱啃,能像这样让特尔施特根措手不及的前锋,可能的确没几个。
而面对瓦伦如此周密的攻防策略,巴萨却没有相应调整:既然对方紧盯梅西,本来球员们就应该尽量选择其他进攻点传球,或者自行带球向前,作为靶子引开对无球梅西的防守注意力,但无论是年轻的法蒂还是年长的阿尔巴,都还是选择把球传给梅西,正中瓦伦下怀。而上半场对方几次快速反击都是依仗特尔施特根才得以化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后卫当中本来至少应该有一人拖后,尽量避免前压,以应对快速反击,结果正印中卫皮克、乌姆蒂蒂和半个中卫的罗贝托都一窝蜂地向前,在后场留下空当。
“梅西依赖症”的另一个根源在于,一些年轻球员在怯场的情况下,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找梅西。哪怕是今年提拔的这批青年球员当中算是不太怯场、胆子很大的卡莱斯-佩雷斯,在此前的一些比赛当中也会在面对密集防守时选择直接把球给梅西。而法蒂明显在面对瓦伦西亚的后防时出现了怯场的情况,于是在拿到球之后往往处理得不够果断,瓦伦西亚的防守球员也可以更加从容地来面对他,这个时候法蒂在慌乱下也只会想到将球交给梅西。
在年轻球员们心目中,梅西似乎就是无所不能的神,遇事不决就找梅西,尤其在情况紧急、只能依赖瞬间反应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对手后防球员水平相对较差,或者巴萨进攻的其他火力点活跃度较高时,梅西可能还可以有机会carry全场。但面对瓦伦西亚的这条时刻保持着位置的后防线,巴萨其他进攻点又全线哑火,加之没有高点,梅西的压力就变得格外地大,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传球给梅西就成了一个昏招。
小结
塞蒂恩的“新手保护期”似乎过得有点快。不过,他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我们应该相信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或者调整思路,给球队的战术带来一些变化。¡Visça Barça!
(吃肉的兔子)